新闻
青海,不仅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同样也是一片文化沃土。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六个世居民族特有的风俗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瑰丽多姿。
7月6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15家省级媒体,开展“大美青海
多彩非遗”媒体行。本报通过融媒体力量,挖掘阐释大美青海非遗内涵,讲述青海非遗文化和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马进明:用心传承篱笆楼营造技艺
按照行程,采访团第一站是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当天烈日炎炎,循化的气温已达到35摄氏度。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进明的带领下我们走进撒拉族篱笆楼内,顿感一丝凉意。
“我来带你们看看撒拉族的篱笆楼,我们的‘巴里奥依’(撒拉语篱笆楼的意思)。撒拉族篱笆楼是最具特色、最具民族性、最具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忽视和丢弃。”这位已经73岁的撒拉族老人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墙中为空,以木构架、石砌、篱笆混做的建筑风格,使房屋冬暖夏凉。早在2008年6月,篱笆楼独特的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雕檐花栏、木柱梁架、斜置板梯、篱笆墙体,古老的篱笆楼散发出幽幽松木香。“撒拉族篱笆楼始建于明代,与位于海东市循化县的西路红军革命遗址和撒拉族古清真寺建筑群,并列为三大撒拉族古建筑文化珍宝。”马进明拍着厚重的木柱侃侃而谈。
撒拉族依水而居,篱笆楼具有防潮、防震、防鼠功能,外表古朴、内在敦厚的篱笆楼就有了“墙倒楼不倒”的特点。如今,一座建于明代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篱笆木楼,已整体搬迁至北京民俗风情园,作为撒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在首都北京安家落户。
岁月的变迁让篱笆楼显得更加厚重。“你们看到的这栋篱笆楼,是按照我以前的家复原的。那时候,除了配合积石峡水库的修建,还要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不能让它被破坏,更不能让它随着时间消逝。”作为这项营造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马进明始终有一份使命感。
为了更好地保护撒拉族篱笆楼,循化县已投资6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古老的篱笆楼营造技艺进行传承。“撒拉人对篱笆楼有着深厚感情,传承是我的责任。现在很多年轻人认识到了民族文化不能丢弃,我的5个徒弟,都是出生在篱笆楼内的撒拉人。”
退休后的马进明主动承担起传承人的责任,协助循化县文化部门制定撒拉族篱笆楼搬迁方案。同时,先后举办两届培训班,重点培养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传承人。马进明的徒弟各个都可以独挑大梁,独立承接撒拉族篱笆楼修复、修建项目。
韩乙米那:用双手“绣”出美好生活
循化县的第二站我们见到了另一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循化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撒拉族刺绣艺人韩乙米那。不善言辞的韩乙米那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当一幅幅栩栩如生、气韵生动的画作逐渐呈现在绣布上时,不禁令记者们直呼“绣的真好看!”“这是绣的啊!我以为这是照片。”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下韩乙米那飞针走线的高超技艺。
“我正在赶制的这幅‘金麦穗’作品。是给江苏省无锡市的300件订单中的一幅。今年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不小,但我相信我和绣娘团结一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就如同这麦穗一样,会硕果累累。”已有30年刺绣经验的韩乙米那说。
撒拉族刺绣作为青绣的分支,有着百年悠久历史,以针法细腻、立体感强、精致匀称,色彩或淡雅或鲜明,方法独具一格而著称。“好的针线活是衡量撒拉族女子是否勤劳能干的标准,这些年大家都不绣了,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买时尚的婚礼物品。”在向记者诉说中,韩乙米那眼神中流露出些许失落的表情。
老手艺就要失传,韩乙米那坐不住了。在循化县文化馆及妇女联合会、就业局、扶贫开发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的帮助与支持下,依托“阳光工程”等项目,她先后开展29次传承发扬撒拉族刺绣技艺项目培训。几年间,先后培训撒拉族妇女2600人次,其中包括6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基地+农户”的灵活就业形式,多数居家灵活就业员工一年可以实现2万元的经济收入。
韩乙米那指着刺绣作品《九曲黄河第一湾》告诉记者:“完成这样一幅作品,6个绣娘用1.5万米左右的丝线,要用时两年时间。”如今,韩乙米那的作品远销中东,韩乙米那真正让撒拉族刺绣成为了带动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循化县是省级撒拉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通过多年的积累及挖掘非遗项目,目前,循化县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省级非遗项目10项,市级非遗项目28项,县级非遗项目3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市、县级传承人57人。”循化县文化馆工作人员韩佩玲告诉记者。
刺绣一角